“3·21空难” 社会公众应对策略专家支招

——i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暨空难社会心理支持访谈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

  事件发生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许多网友在网上留言区为失联的机上人员祈祷,也有很多网友表达了对今后乘坐飞机的担心。就此重大灾难事故,对社会公众产生了心理影响。

  在经历3.21的难眠之夜,社心联志愿工作委员会的心理工作志愿者们于2022年3月22日紧急启动了针对空难事件的社会心理支持项目,开展专家访谈,解读心理知识,疏导心理困惑和焦虑,提升社会韧性。

  志工委副主任委员林丹老师和委员傅钰老师自愿担当负责人,招募和组织专业志愿者们开展为期三天的社会心理支持志愿服务。傅钰老师根据翟雁副会长的意见,为本次访谈制定了方案,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社会公众在关注灾难事故后如何调整自我心态?
  2、面对各类自媒体的“信息轰炸”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心态?
  3、面对空难灾难社会公众会有哪些心理反应?如何应对?
  4、信息恐慌的心理应对?
  5、乘坐交通工具心理恐慌了怎么办?
  6、心理危机是什么?怎样应对?
  7、如何增强自身的心理韧性?
  8、怎样帮助身边的人?
  9、你有积极应对的策略和心态么?
  10、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中应该关注哪些人群和个体?(遇难者家属、事件亲历者、现场搜救人员、同在机场的其他旅行者、社会公众、媒体从业人员)。

  以及灾难中社会公众的心理如何调适?我们能为身边人做些什么?空难后作为社会心理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如何从采取行动来帮助社会公众调整心理?等等问题进行交流。

专家们从理论方法/案例等不同的角度深入浅出解读心理知识,疏导心理困惑和焦虑,为社会公众及时提供预防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促进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韧性,善待生命。

  访谈第二天,在翟雁副会长的大力推动下,张青之会长分别邀请了林永和副会长和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梁红老师担任嘉宾,做客访谈直播室。他们的参与大大提升了访谈品质,与会听众反响很好。

  2022年3月26日访谈第三天,在叶颖老师的协助下,通过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i志愿大学”小鹅通平台联播,与会人数达到300多。

  23日的论坛,梁红老师介绍了心理急救的一些实用方法,周文秀老师也根据切身体会进行了分享。有位来自事故公司飞行部的工作人员,她提出了同事中在灾难发生后不正常的表现,林丹老师做了专业回复;梁先波老师谈到危机事件发生后,会经历四个阶段,并将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如何应对做了解答。

  24日访谈,师至洁老师和于翠荣老师针对媒体“信息轰炸”情况下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心态?以及应对信息恐慌进行详细的讲解。

  值得一书的是林永和副会长,为了这次访谈,专门准备了33页的演示稿。林永和老师结合案例分享,内容详实生动,听来意犹未尽!

  访谈结束,项目组将专家和老师们在访谈中的发言进行汇总梳理,制作成小贴士,海报/短视频等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宣传派发,让更多的人受益!

向3.21空难事故的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他们的家庭表示慰问。灾祸无情,人生无常,让我们珍惜当下!

【访谈摘录】

  心理韧性就是从逆境、矛盾、失败甚至是积极事件中恢复常态的能力。包含第一,是一个人的复原力;第二,是一个人坚韧不拔的能力;第三,是一个人创伤后的成长力,即反脆弱力。

  心理韧性赋予我们这三种能力,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真实的世界,更好的发展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林永和

  受助者处于应激状态时最需要支持安全感,与他人建立信任的关系,获得平静,能慢慢的去重新拿回那种掌控感,获得社会实质性的情感方面的支持。     

——梁红

  强调一点,不要排斥负面情绪。越是较劲,越是难以摆脱。只要认可接纳,就能与之和平共处,从而提高心理韧性。

——林丹

  危机,把我们带到一种混乱的状态之中,怎样快速的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并且在这个混乱的状态中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使生活恢复到一种正常化、可持续的状态。                                                 

                                                                  ——傅钰

  我对大家的建议有几点,第一点是找点事情做,让自己有忙碌的感觉;第二点是给自己希望;第三点建议大家做公益,因为过程会遇到很多正能量的人,伙伴互相积极引导,就会让你有一个相对来说疗愈的环境。

 ——周文秀

  保持规律的作息方式,危机事件发生以后会对我们生活,我们作息方式,生活方式会有很大的一个改变,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一些影响,所以我们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尽可能去调整。

——梁先波

  凡是出现了重大事件,媒体的责任就是报道事实,公众要学会选择,不看商业媒体的推送,不看自媒体的消息,减少焦虑,不看各种社群的转发,因为反复转载会有滞后性,再有就是不真实性肯定会存在。

  ——师至洁

  应对恐惧,人与人不同,感受的恐惧的强度也不一样,恐惧的持续时间也不一样。对于恐惧反应和处理的方法不一样,为了忘记或限制恐惧,可以尝试睡觉时读书,或者是喝点小酒,或者是找人聊天,冥想放松,或者是更深刻地思考一下人生,祈祷一下也可以。

——于翠荣

  i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一直在路上!

  i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简称“iWill行动”)由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志愿工作委员会等共同发起,旨在为社区居民和在地志愿组织提供在线抗疫志愿服务专业支持。

  自2020年1月以来一直在志愿抗疫的征途上。从武汉、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河南、山西到印度、菲律宾、加拿大、美国、意大利等,再到陕西、山东等……各地疫情和灾情发生时,i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运用社会组织参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创新应急机制,与政府、社会组织、专家、志愿者等多方异地云上合作,共克时艰。

  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志愿工作委员会(简称志工委)成立于2020年10月18日,是在抗疫行动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工作团队,参与了多次抗疫“i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现有委员50多名。志工委秉承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的宗旨,平战结合,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3月22日访谈回放链接         

3月23日访谈回放

3月24日访谈回放链接

 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志工委

             二〇二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撰稿|梁楠

修订|林丹

编辑|位真真

审核|翟雁、赵海鑫



阅读量: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