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老年心理抗疫志愿行动”系列讲座之五

——如何有效陪伴老人

  导语:疫情防控期间,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受到了冲击,常规的生活习惯也被迫改变,长时间封闭可能会出现老人焦虑、烦躁、抑郁情绪。特殊时期,保护和照顾好老人,不仅仅是家人的责任,经过几轮疫情的考验,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都能考虑到老人这一群体的特殊需求,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陪伴服务和人文关怀,让疫情下的老人能够感受到温暖,从而战胜孤独、无助和焦虑。如何有效陪伴老人,照顾好这一特殊的脆弱群体,是当下以及未来考验家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甚至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2022年12月6日,首都“老年心理抗疫志愿行动”心理关爱系列讲座迎来第五讲,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养老产业心理服务工作部主任委员、从事多年老年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王大华教授讲授《如何有效的陪伴老人》。

  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多年实践探访陪伴老人经验,王教授从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科学、理解人性角度,介绍陪伴的基本理念、有效陪伴需具备的能力要素,以及在多种情景中陪伴老人的注意事项。为大家带来一场有温度、有条理、有知识、能操作,以及对陪伴者自身都将是一次内心成长的专业心理教育课。

  

  王教授提到,爱要从心态出发,爱是最大力量,陪伴者有耐心接纳老人的“絮叨”、“缄默”,用心倾听,不打断、不反驳,认可老人心中所有的情绪,及时觉察到他生命中的闪光点,及时表达对老人的赞赏和肯定,让他找到自己生命的力量,以生命对生命联结的真实感去深入理解絮叨、缄默背后的老人心理。王教授提出了解老人共性和尊重个性同等重要,例如了解老年人心理特点、需求和代差,不要把年轻人的表达等同于老人实际需要、了解老年人情绪失调常见表现、老人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具体特点,照护者在陪伴过程中增长知识。在实用的方法技巧上,王教授讲授和老人沟通的破冰技巧、深入分析倾听技巧、梳理回应、表达同理等技巧,并对特殊场景下,如首次关系建立、重病或卧床、哀伤陪伴等情况下的陪伴要领提醒等等。在逐步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不管我们陪伴什么样的老人,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一种生命的成长和体会。

  结束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陪伴老人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尊重的理念、平等的态度、科学的陪伴技术,对陪伴者也是一次耐心、专心、信心的修炼。陪伴老人是我们人生中的一课,陪伴长辈、照护老人的过程中,爱的包容流淌促进生命升华。感谢王教授带来一堂人生启示课。

撰稿|孙 榕、妙 音

编辑|位真真

审核|丁 岩



阅读量: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