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老年心理抗疫志愿行动”心理关爱系列讲座之一

——如何构筑老年人“保护圈”

  导语:为加强全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心理慰藉服务工作,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做好首都老年群体心理关爱工作,12月1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紧急召开“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心理慰藉服务动员部署会”,启动“首都老年心理抗疫志愿行动”(iWill首都志愿行动)。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和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积极响应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的工作要求,建立“三组四师五级”工作机构模式,推动“首都老年心理抗疫志愿行动”全面开展。“三组四师五级”工作机构模式即热线组、社群组、专家组“三组挂帅”,社心师、社工师、医师和律师“四师上阵”,行动指挥组、秘书长办公室、中台管理级、四师一线上岗就位、督导培训与监控反馈“五级联动”。统筹动员各方专业力量,分兵把口,各自负责,紧密运作。组织专家开展老年心理抗疫志愿行动系列公益讲座和专项督导,通过“社心V”小程序登记入住四师志愿者并由各组负责遴选培训上岗,开设疫情防控市级老年心理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爱专项心理服务,力争在此次“首都老年心理抗疫志愿行动”中锻造一支常备的市级心理服务应急队伍。

  2022年12月2日晚7:30,首都“老年心理抗疫志愿行动“心理关爱系列讲座第一讲开播,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新冠应急病房主任李艳兵讲授《疫情期间如何构建老年人“保护圈”》。李艳兵主任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重型和危重型的高危人群、疫情期间如何构建老年人“保护圈”、早期识别及应对、新冠感染出院后应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大家带来了战“疫”最前线医院临床专家的网络直播课。

  李主任介绍到,从2019年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到现在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医学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鼻塞、干咳、咽痛、腹痛、腹泻、逐渐丧失嗅觉、逐渐丧失味觉等。重型和危重型的高危人群主要涵盖六大人群,即大于60岁老年人、重度吸烟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者、免疫功能缺者、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李主任重点讲述了疫情期间到底该如何构建老年人“保护圈”。(一)接种疫苗。(二)加强个人防护。包括规范佩戴口罩、有效间隔距离、严格手卫生。(三)治疗基础疾病。包括规律药物治疗、定期指标检测、总结自己用药效果、发现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四)提升自身抵抗力。如合理膳食、注意保暖、保证睡眠、适量运动。(五)同住人群的防护。包括严格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同住人群、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探望、有症状不探望。(六)环境。如定期通风、马桶加盖、保持清洁、适当消毒。(七)发现症状及时就诊。包括基础疾病症状、平素从未发生过的其他不适以及前边提到的新冠的十一大症状。

  课程结束前,李主任送给大家一个防疫措施顺口溜,帮助轻松构建新冠病毒防护网: 

新冠其实不可怕  疫苗接种很重要

放松防护才出差  预防重症是法宝

口罩间隔手卫生  吃好睡好运动好

这些样样不能松  新冠病毒自然跑

  结束语: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时期,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显著减弱,但对于养老机构老年群体来说,有老年人人群聚集、高龄、基础性疾病广泛、未接种疫苗人数较多、心理压力大等特点,我们需要给予特别关注。

撰稿|孙 榕、刘 园

编辑|位真真

审核|丁 岩



阅读量: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