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社会心理督导师专项能力培训班第三阶段课程隆重开课

透视心灵 关注成长

触抚生命 助人自助

  五月的北京姹紫嫣红,日光倾城。虽然大疫当前,但我们众志成城!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第二届社会心理督导师专项能力培训班第三阶段课程开启了线上授课。

  5月6日,第一天的课程开始了。所有督导学员都早早的在会议间等待老师的到来。

  上午的课程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晓敏教授讲授的《群体心理学》。

  课程中指出,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基本的原理: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我们大多数人都看不到群体,看不到影响个体现象的群体因素;包括心理学家,也往往容易沉溺于个体层次的解释。

  社会情境中的一些看似微小的方面可能会具有强大的作用,超越了人们在人格特征上的个体差异。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群体发明、制造的,大部分的工作也是由群体完成的。孙教授让我们明白,群体能完成很多重要的决策,群体能应对危机,还能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美丽。

 

  孙教授带领我们深刻的了解贝尔宾的9个团队角色模型。因为没有任何个人是完美的,但一个团队可以是完美的。根据团队的缺失,做团队角色重塑或者有针对性得来组建团队,这样能让团体发挥出更大的效力。

  下午的课程由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北京市社心联督导专委会秘书长赵艺敏老师讲授的《社会心理工作个案督导、投射性技术 (沙盘、绘画、舞动、音乐)团体督导》。

  赵艺敏老师就个别督导和三人督导,给学员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员们了解到个别督导是专业发展的基石,而三人督导时被督导者对工作联盟的评价更高,能让来访者感觉更为放松、舒适、更具有心理安全感。在理解了两种不同的督导方式后,也留给了我们一些思索,比如被督导者将会怎样接受这种督导方法?是否采用了最好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是否到了尝试新事物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帮助被督导者达到目标等。

  带着这些思考我们进入了小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的内容,通过理论加案例的形式,让学员了解如何通过运用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统觉等技术,如何通过沙盘游戏、绘画分析、意象对话、OH卡、塔罗等进行的团体治疗。

   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每位同学都从课程中收获知识与成长;在学习和不断的实践中,既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也能过好每个人的一生。

  晚上的课程,由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养老产业心理服务专委会秘书长、通州区社会心理服务站点负责人、德仁心理督导实习基地负责人熊德杰老师讲授《社会心理工作的“望闻问切”-社会心理督导实践》。

  熊老师给学员讲解心理学的“望闻问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中医理论过渡到心理学领域,更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

  熊老师在课程中又一次的为学员们明确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提升人民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是我们每一位社会心理指导人不断追求和前行的目标与动力。

  在熊老师的课程中,让我们明白作为社会心理督导师,更应该重点突出督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包括教学、督导、讲评、检查和考核等,积极的参与、配合、组织街道、社区多个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共同开展工作,总结了社会心理站点的基本建设工作及质量评估标准。

   第一天的课程在学员的依依不舍中结束了,学员纷纷与老师进行了线上合影。尽管疫情当下,但大家学习的热情不减,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的精彩课程。

  疫情终会过去,静候春暖花开。

  相关阅读:

  2022年上半年社会心理指导师(初级)考试5月7日报名系统开放,5月21日考试,5月18日考试报名截止。

  若想报名可搜索下方链接,进入北京社心联官方网站,查阅考试报名通知进行报考哦!

联系方式:010-67144521

撰稿|张予一㜣、金慧喜

编辑|位真真

审核|丁 岩



阅读量: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