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了“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示范工程”。现场公布了全国首个社会心理领域服务标准《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服务规范》和心理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社会心理指导师》等共四项,与40多名心理专家签约为全国标准化示范工作培训讲师,心理专业机构为每个参与试点学校赠送价值32.55万元的专业器材和服务。
推动全国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示范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解决由于疫情和社会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师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心理抗挫力减弱和心理服务保障不均衡等问题,组织全国心理专家和专业机构,引导全社会共建共享校园心理健康公益行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心理服务存在工作起步晚、鉴定缺标准、专业人才少等问题。北京市通过十年探索,摸索和制定了一系列心理服务标准、人才等级标准和培养成长标准,这些标准已经通过了北京市地方标准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网公布,为社会心理服务实践提供了可量化、能定性的专业评价方案,填补了亟需的心理服务本土化标准空白,受到全社会心理专业工作者的广泛欢迎。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考察和调研北京市经验成果,通过座谈走访社会各界和专业机构,决定借鉴北京市《探索心理健康社会化保障“北京模式”》,发挥首都优势资源,引领全国的专家和专业机构,参与共攘校园心理健康公益行动,解决基层和偏远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
标准化示范工程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关于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源头上全面培育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协调全国各界心理工作者的优势资源,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综合施策,着重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搭建平台、建立标准、树立典型、示范引领,构筑心理健康普及、心理站点建设、心理人才培养、心理服务管理和心理督导评价等标准化示范体系。
标准化示范工程要建立标准体系。一是分级成长指标,根据不同年龄和生理发展阶段,实行循序渐进的分级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成长指标。二是实行家校社合作,制定心理知识宣传、素质能力拓展等标准化的活动方案。三是建设标准化站点,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不同任务特征的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四是实行五级预警,建立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体系,完善学校、年级、班级、家庭与专业机构相结合的五级网络。五是培养优质人才,开发和设置《社会心理指导师》岗位能力标准,探索学校心理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道路,建立健全校园心理人才培训体系。
标准化示范工程要构建服务平台。一是统筹社会化服务机构,吸纳心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提供公益性心理服务。二是开展重点救助,建立学生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对重点学生提供及时心理干预。三是构建干预网络,建立信息平台,为挽救生命提供全面精准筛查,形成“防、调、治”一体的网络干预体系。四是家校社互动,通过“幸福心联”平台为家庭、家长与师生赋能。
标准化示范工程要构建服务平台。一是培育专业人才,培养专职教师,完成规定培训学时并通过考试者,颁发社会心理指导师能力证书,同时纳入在职教育学分。二是建设实习基地,在示范学校建立“培训、实习、督导、公示、注册”五级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推动学校心理人才队伍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发展。三是提供优惠扶持,为示范单位提供教师、教材、教学等直接支持和学费优惠。
标准化示范工程的申报主体资质和途径。各地教委、关工委和各学校都有申报标准化示范单位权利,并可组织指导本地区的集体申报与自愿申报相结合。颁发“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牌匾,并与示范单位签订《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示范协议》。本工程为公益行动,申请、考察、颁发牌匾等管理评审工作全程免费。
(图为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理事长孙建新出席“标准化示范工程”启动仪式并发布政策文件)
(图为“标准化示范工程”执行委员会名誉主任郑日昌教授为全国标准化示范工作培训讲师颁发聘书)
(图为“标准化示范工程”执委会成员出席启动仪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