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高级人才研训班》第二次线下小组学习

教你穿透爱的迷雾

   11月14日的早晨,天气有些许清冷,但是学员们依旧热情满满,早早就来到了北京市社心联的直播教室,紧张而兴奋的期待婚恋心理高级人才研训班的第二次线下小组学习。

  这次,来到现场听课的10名学员主要来自6组和3组。第一次与会长线下见面,学员之间的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认识一个人可以是一两分钟,也可以是很长的时间,每一次自我介绍,可能是一种身份的展示,也可能是人生过往的分享。

  让度  

  来自福建福州的黄丽花原先从事房产行业,从小喜欢看名著,对心理描写的部分尤其感兴趣,之后自己下功夫,工作之余学习了催眠、游戏等技术。由于这两年自己做生意,建立了商业思维模式,把婚恋心理学当成一个行业来去观察对待的,带给我们新的视角。

  由此,会长与学员们引出话题:《在婚姻中,“糊涂”一点好,还是“清醒”一点好?》,并提出“让度”一词。在经济学中,让度就是权利人将自己有形物,无形的权力,或者是有价证券的收益权等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全部或部分的以有偿或者无偿的方式转让给他人所有或者占有,也或让他人行使相应权利。在商品经济中,买进卖出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有偿让度形式;而对别人或相关地区的捐赠,就是一种无偿的让度。

  张会长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把“让度结合鲁邓宁-克鲁格效应”运用到婚恋心理学中——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会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来分析得失利弊,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认知偏差。通常在找对象的时候,我们也会寻找“颜值高”的理性异性模型,而实际上,在找对象的时候都会“让度”这个模型,降低原本的要求,“让度”给其他的一些品质,以求生活安稳,建立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凑合着过——他们认为自己这样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实际上,其实也是“糊涂”的——在找对象这件事情上,多数都是“糊涂”的——而这也是古代中国人的婚姻状况。而现在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其实也反映出人们对旧婚姻观念的改正和调试。

 去伪存真

  来自山东的欣从事医疗行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一些流派,在疫情期间也做过一些线上志愿活动以及危机干预。由于平日的工作压力大,她本身也为此犯愁,想要寻求帮助。

  会长语重心长地对学员说,其实认识人的本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就好像我们浇树的时候,要把水往根上浇,才有可能给它养分、甚至拯救它,否则,如果你把水往树叶上浇,这棵树都还只是一棵枯树,不会重新返青。

  类比在婚姻中,其实也是这样的道理。看似会有一些技巧、话术、招数等等可以在感情中使用,来试探对方或是控制对方,但实际上,扔掉一切的保护色,扔掉一切话术,扔掉一切私心杂念,不以目的为出发点,与人真诚接触,保持朴素的、简单的、纯洁的关系,从从容容、朴朴实实、坦坦荡荡,反而能收获一段佳缘。

感情不残缺

  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创始人之一郑晓洁女士也是本次婚恋研训班的学员,她坚持对盲人婚姻的关怀,关注残疾人的婚恋,抱着为残障人士带去人生福音、组建幸福家庭的目的而加入了学习队伍。婚恋是改变残障人士生活状态的重要通道。非健全人和健全人组建的家庭,可能会比双健全的家庭更温馨,因为他们爱的不仅是身体,更是真实情感,而这种真挚和热烈的情感才是婚姻生活的本质。

  每位学员都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对心理学也有不同的基础,在婚恋心理也有不同的认识和需求。专注于婚姻家庭领域的曹雁律师,在帮助众多家庭解决婚姻纠纷之后引发了自我的思考:虽然用法律解决了当前的问题,但是原来的那些问题可能还会再次呈现,并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她认识到,律师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融入婚恋心理的指导会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用生命陪伴一个生命。

  双胞胎宝妈覃文婧饱含感情地与在场的学友们倾诉了自己宝贵的人生励志故事,她用亲身经历呼吁社会对女性的支持、包容、理解和关注。

  会长对每位学员都进行了回应,并以典型的学员案例分析适合匹配哪个类型的爱人。学员们在彼此的交流中加深了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学到了婚恋心理的专业知识。

  在第二个环节中,会长用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带领学员重新认识“恋爱”的过程。从第一次见面的感觉形成第一印象,到形成知觉,接着产生认知,形成自己的思维,最后形成对这个人的概念。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步也都可能会出现失误。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才是认识人的正常流程,然而,从“直觉”到形成“概念”,只需要一步!直觉到底是否有科学性?这次会长就从两个角度刷新了学员的认知——犁鼻器和费洛蒙。科学证明,直觉比感觉更加直接了当,而且正确率更高!

  学员们在婚恋心理学中重新认识了心理学界的泰斗——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 也称“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概念。这个术语源于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取材于忒拜国王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传说。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王不过是恋母仇父倾向的一个化身,也许能解释男性找结婚对象前意识中都带着寻找“妈妈”图式的意味。

  最后,张会长语重心长地告诉学员们:缺憾为满足让度。换句话说,所有的婚姻都是有缺憾的,人无完人,就像“月有阴晴圆缺”,“缺”才是常态,只有缺憾的,才是永久的。学员们在张会长精彩纷呈的讲课中陶醉,也认识到在婚姻恋爱中如何找寻真正的Mr.Right。

下一节课又会是什么主题、又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让我们共同期待!

等着你一起加入学习、参与讨论。

撰稿|王文婧

编辑|王宇雯瑞

审核|丁 岩



阅读量:617